歐仕助力大灣區地下水監測探索取得新突破
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地下水污染防治實施方案》《地下水管理條例》等重要文件精神,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廣東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等上級管理部門的關懷指導下,2021年,廣東省廣州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積極探索符合生態環境管理要求的地下水監測井建設和管理經驗,在廣東省率先開展地下水質量考核點位規范化建設試點示范工作,開拓創新,探索大灣區海陸沖積平原典型地貌的地下水研究思路,建成首個大灣區(廣州)地下水多層監測基地,并取得一系列成果。
大灣區(廣州)地下水多層監測基地及在線監測儀器設備
大灣區(廣州)地下水多層監測基地建于廣州市番禺區大刀沙村,地處粵港澳大灣區,為市橋水道、沙灣水道和大九律水道三條水道所環繞,毗鄰多個地表水自動站。基地建有一孔多層巢式監測井和地下水自動監測站,打造國內**的地下水監測科研平臺,實現了多層地下水自動洗井、采樣檢測和數據分析評價,為多層地下水長序列的連續監測及土壤、地下水的協同分析打下良好基礎;創新地表水-地下水交互研究思路,對于實現地上地下生態環境協同管理、切實保障地下水水質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一孔多層巢式監測井建設過程和成井圖
廣東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及廣東省廣州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相關負責同志現場指導基地建設
項目構建了地下水環境監測與污染預警平臺,建立了地下水污染擴散數字模型,融合環境保護、水文地質、信息化管理多領域**技術,完成了地下水環境在線監測、污染預警、污染溯源、三維可視化的功能設計,為提升生態環境監測服務能力、構筑粵港澳大灣區地下水環境質量智慧化監測和管理平臺打下重要基礎。此外,項目初步建成地下水環境保護公眾宣傳科普基地,以標準監測井、一孔多層巢式監測井和自動監測站為窗口,向公眾展示地下水環境污染防治的重要性,對于進一步強化公眾地下水環境保護意識具有重要意義。
地下水環境監測與污染預警平臺界面
地下水環境監測科普視頻及工作指導視頻動畫展示
12月8日,項目順利通過驗收,由生態環境部珠江流域局監測與科研中心、中國環境監測總站、中山大學、廣東省地質調查院、廣東省環境技術中心等單位的地下水領域專家組成的驗收組對項目的創新性和示范性給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認可,并對廣州市地下水監測科研工作寄予厚望。
廣東省廣州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站組織召開項目驗收會
下一步,廣州市將在生態環境部、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及廣東省生態環境廳、廣東省生態環境監測中心的指導下,以大灣區(廣州)地下水多層監測基地為平臺,持續推進廣州市地下水環境監測和污染防治工作,不斷提升地下水監測科研水平,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作出積極貢獻,為建設美麗中國增光添彩!
以上文章轉載自:中國環境監測總站